AICoin动态

散户血汗钱被谁掏空?起底A股惊天造假套路

新闻 2025-05-17 08:26

  回顾A股历史,发生过许许多多的造假大案,让无数投资者亏损累累,甚至血本无归。

  在股民亏损一塌糊涂的同时,那些财务造假者却赚得盆满钵满,没准一边疯狂捞钱一边大骂散户是傻子。

  很显然,光靠上市公司大股东、实控人、董监高的力量是很难完成财务造假大计的,必须得有第三方配合,这些第三方可能是客户、供应商、资金通道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

  笔者用DeepDeek梳理并总结了近年来A股市场出现的第三方配合、协助上市公司造假的案例,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紫晶存储通过21家第三方客户和供应商构建虚假贸易链,伪造销售合同、资金流水及物流单据,虚增收入超37亿元。这些第三方多为民企或空壳公司,通过隐性关联关系配合造假,最终导致审计失败并引发退市。

  子公司明日宇航与88家第三方签订虚假销售合同,虚增收入33亿元。一些国企因内部控制缺陷或高管受贿参与其中,利用其社会信用为造假背书。

  实控人通过员工或亲信注册多家空壳公司(如揭阳市和通塑胶有限公司),虚构采购与销售交易。这些公司社保缴纳人数为0,注册资本虽达50万元以上,但无实际经营,典型“三无”特征(无员工、无业务、无资产)。

  隋田力主导的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涉及数十家上市公司(如国瑞科技、中利集团),上下游第三方通过伪造合同、资金闭环和虚假物流,形成无商业实质的交易网络。部分公司仅作为“资金通道方”存在。

  虚构与6名自然人的翡翠原石销售交易,并通过7名自然人作为资金中转方,构建虚假采购和回款闭环。

  子公司闽保信息通过贵州银达等5家供应商伪造采购合同和项目回款,虚增利润超1亿元,涉及多家壳公司与自然人配合。

  中信证券作为*ST慧辰、力源科技的保荐机构,未有效核查其虚构业务,甚至在上市后通过转融通出借战略配售股获利。类似案例中,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如永拓所)对明显异常财报出具“无保留意见”。

  民营企业为主(占比74.86%),因其注册灵活、控制权集中,易被实控人操控;

  央国企参与(占比16.64%),利用其信用背书增强造假可信度,但暴露内控漏洞。

  空壳公司显著:70%的第三方社保缴纳人数少于10人或为0,48.8%注册资本为0;

  异常注册资本:85%的第三方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上,但实际无业务支撑,易误导审计判断。

  隐性关联:30%的第三方与上市公司存在相同董监高、联系电话或邮箱,但刻意隐瞒关联关系。

  毛利率异常波动:若毛利率突然上升且无合理业务解释,可能虚增收入或虚减成本;

  现行《证券法》对第三方“协助造假”责任界定模糊,仅少数案例(如紫晶存储案)对第三方进行处罚,多数未被追责;

  民事诉讼:通过特别代表人诉讼或普通诉讼索赔,需固定财报、股价波动、交易记录等证据;

  先行赔付:部分案件(如紫晶存储)由中介机构设立赔付基金,投资者可主动申报。

  第三方配合造假已成为A股财务舞弊的“毒瘤”,其隐蔽性和系统性对监管与审计构成巨大挑战。投资者需警惕异常交易对手和财务指标,同时关注政策动向(如新“国九条”对造假退市标准的强化)。唯有提升识别能力、完善追责链条,方能遏制造假生态,保护市场公平。

上一篇:股票行情快报:均瑶健康(605388)5月16日主力资

下一篇:宁沪高速(600377)5月16日主力资金净卖出30432万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