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Coin动态

机构碾压散户的线万VS负收益

新闻 2025-11-07 01:16

  11月初,美国AI应用龙头股Palantir单日暴跌8%,像一块多米诺骨牌,推倒了英伟达、AMD等芯片股的股价。这场科技股的集体跳水,让全球市场都打了个寒颤。富国银行随即发布预警,直言AI概念股估值已高得离谱——Palantir远期市盈率竟达217倍!

  作为浸-市场多年的观察者,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每当这类黑天鹅事件发生,散户总是后知后觉。而富国银行这样的机构,早在暴跌前就开始调仓换股,转向公用事业、工业等低估值板块。这不禁让我想起上海交易所那份触目惊心的数据:2016-2019年间,所有资金规模的个人投资者平均收益均为负数,而同期机构平均收益高达1344万元。

  很多人把机构想得太简单了。有人觉得他们强在调研能力,有人崇拜他们的估值模型。但十年量化交易经验告诉我,这些不过是表象。A股市场从诞生那天起,定价权就牢牢握在机构手中。就像围棋高手布局,看似随意的落子,实则暗藏杀机。

  记得2015年大牛市时,东方红基金的统计显示,散户亏损反而比熊市更严重。这就像赌场里,庄家永远掌握着游戏规则。当普通投资者还在学习如何估值时,殊不知已经误入歧途——这些技能对散户而言,就像用显微镜观察星空,方向完全错了。

  在量化交易的世界里,我习惯用「机构库存」数据来破译市场密码。这个概念可能有些抽象,简单说就是通过大数据统计机构资金的活跃程度。让我用两个典型案例说明:

  这只明星股在45个交易日内出现7次涨停,表面看惊心动魄。但数据揭示的真相更耐人寻味:图中橙色柱体显示的「机构库存」始终活跃,尤其在①-④四个调整阶段依然坚挺。这说明什么?机构资金在每次回调时都在暗中承接。后来该股走势也印证了这点——那些被洗出去的散户,完美错过了主升浪。

  再看这只妖股,同样在①-④位置出现反弹,但「机构库存」数据始终沉寂。结果如何?反弹成了逃命波,股价一路阴跌。直到最近「机构库存」重新活跃,才真正企稳。这种案例在当下市场比比皆是——没有机构参与的反弹,就像没有地基的楼房。

  富国银行的转向建议与我的量化观察不谋而合。当AI概念股狂欢时,他们建议转战公用事业板块;当散户追涨杀跌时,「机构库存」数据早已指明方向。这不是什么未卜先知,而是用数据还原了市场本质。

  我常说,股市里最贵的学费是我以为。以为估值低就会涨,以为消息好就能追,以为跌多了就该抄底…这些主观判断在机构的大数据模型面前不堪一击。就像Palantir暴跌前,其「机构库存」数据早已连续三周衰减。

  :本文所涉信息均来自公开渠道整理分析,旨在分享投资方-探讨。部分数据若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处理。本人不推荐任何具体标的与操作策略,谨防冒名收费等诈骗行为。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2002年,浙江男子得知铜价从3万涨到了8万块钱,立即囤铜125吨,随后他还做了这样一件事!

  信手拈来,约基奇18中12砍33分15板16助,生涯第7次30+15+15

  聚焦进博|专访宜家阮林娟:上海教会我们尊重需求,中国市场让我们实现进化

  乐享北外滩,文旅新体验!第八届进博会虹口专场推介会绽放文旅融合新活力!

  行游WEEKLY|新疆伊犁携冬日体验抵蓉,第二届“大熊猫粉丝四川游”全球发布

上一篇:A股10月新开户环比减少21% 散户年内新开2237万户

下一篇:平潭发展13天10板散户大本营席位频现买入榜券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