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交易颠覆A股:散户生存指南
最近朋友圈里都在热议科创板的分化现象。作为一个浸-市场多年的量化投资者,我发现这个现象远比表面看到的要复杂得多。35家成长层企业中,有的被A类投资者疯狂追捧,有的则在商业化道路上步履蹒跚。这种分化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市场逻辑?

这张图让我想起了十年前刚入行时的困惑:为什么专业投资者会对亏损企业情有独钟?数据显示,禾元生物、必贝特等企业的A1、A2档申购占比超过60%,8家企业甚至达到80%以上。这种现象在传统投资理论中很难解释。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专业投资者看的不是当下的盈利,而是未来的可能性。就像下围棋,高手看的是十步之后的局面。西安奕材和禾元生物的案例告诉我,市场对硬科技的信心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最让我惊讶的是寒武纪的表现。上半年10.38亿元的净利润,放在三年前简直不敢想象。但仔细分析数据就会发现,信息技术领域的摘U速度远超其他行业——13家vs医疗保健的7家。
这印证了我长期观察的一个规律:技术落地能力决定商业化速度。医疗企业受制于漫长的研发周期,而信息技术企业一旦突破技术瓶颈,变现路径要短得多。中巨芯-U和奥比中光-U的案例也佐证了这一点。

2024年9.24新政后的行情让我深刻体会到市场的进化。指数涨了40%,但三分之一的行业竟然下跌!这张资金流向图清晰地展示了什么叫结构性牛市。传统的板块轮动理论在这里完全失效。
我发现现在的机构玩法变了:首战即终战。借助程序化交易,一个热点可能在一天内完成过去一周的涨幅。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感觉刚听说就结束了。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下,资金效率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8月的半导体行情给我上了生动一课。寒武纪涨停当天,124家同行跟涨!这种联动性在传统市场中极为罕见。我意识到,程序化交易已经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通过我的量化系统发现,抢筹现象越来越普遍。当机构库存(橙色)和游资动向(蓝色)同时活跃时(紫域),往往意味着重大机会。这不是简单的资金博弈,而是市场效率提升的表现。

十年量化生涯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是我们的认知方式。这张图展示的资金行为模式,远比任何技术指标都有说服力。当不同类型的资金形成共识时,机会往往就在眼前。
我特别关注那些出现异动但尚未被广泛关注的个股。就像下图的几个案例所示,资金信号往往先于市场认知。

随着2025年年报季临近,摘U竞赛将进入白热化阶段。我认为信息技术领域仍将保持领先,但生物医药领域的突破也值得期待。关键在于找到那些商业化路径清晰的企业。
回看科创板这几年的发展,从最初的质疑到现在的分化,市场正在走向成熟。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认知框架。
猜你喜欢
- 01-18AICoin市场领域的炒股形态是散
- 06-03AICoin港股迎来打新热!“散户
- 06-11AICoin普通散户的这些痛点您有
- 07-14AICoin股市必读:渝三峡A(0
- 06-06AICoin股市必读:中国外运(6
- 07-27AICoin天府文旅(000558)周评:
- 08-24AICoin昆仑万维营收暴增49%却亏
- 06-09AICoin主导美股!散户都在买什
- 07-31AICoin通灵股份(301168)7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