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Coin动态

并购重组3000亿散户为何赚不到钱?

新闻 2025-11-03 10:01

  最近有个老朋友找我诉苦,说2025年这波行情看着热闹,自己却越做越亏。我问他买了什么,他支支吾吾说了一堆并购重组概念股。我打开电脑给他看了一组数据,他当场就愣住了——原来那些看似火爆的并购重组背后,机构资金早就悄悄撤离了。

  这让我想起2025年中国并购重组市场的火爆景象。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A股市场年内披露的并购交易达222起,涉及244家上市公司,交易金额合计超过3000亿元。民营企业以147家的数量占据主导,国企并购多集中在半导体、能源、高端制造等关键领域。

  我用了18年的量化交易系统,见过太多散户在牛市里栽跟头。总结下来,牛市里最容易让人产生两大错觉:

  就拿2025年4月之后的市场表现来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面,指数涨了900点,但是个股方面依然有众多板块是下跌的。更讽刺的是,有些股票已经要跌回去了。就像2025年一季度涨幅超过50%的广聚能源(000096),结果行情这么好的前提下,竟然已经跌掉60%的涨幅。

  很多人还在苦苦等着股价反弹,不说未来会不会涨回去,光是浪费的这半年时间,就够让人心疼的。

  很多人觉得牛市调整就是机会。从全局来看,这话没错,毕竟牛市的根基是流动性。但具体到个人就不一样了——我们的资金有限,选择并不多。一旦选错,可能把前面赚的都要赔进去。

  我统计了2025年前9个月各板块的表现,几乎没有哪个板块能连续2个月表现好的。唯一例外的是电子板块,但即便如此,也有四个月是下跌的。

  我管这种现象叫双面挨抽——持有的不涨,换成别的却跌得更凶。就拿当下最火的液冷概念来说,为什么有的股票涨很多,有的股票不仅不涨,反而下跌呢?

  这三只股票的共同点是什么?从走势上看,它们都是莫名其妙就涨起来了,可能昨天还萎靡不振,第二天就开始拉升,而且都是连续涨停,连上车的机会都不给。

  其实它们的联系很紧密,只是我们需要换个角度去看——机构大资金的交易行为。

  可能有人会问:机构行为真的能被捕捉到吗?当然可以!现在的计算机技术,连你点外卖的喜好都能通过大数据量化,何况机构交易这种具有规模性、重复性和组织性的行为?

  图中的橙色柱体就是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机构库存数据。如果机构库存数据持续的时间越长,说明机构参与交易的积极性越高。从6月开始,机构大资金已经积极参与该股的交易,只是一直在压制股价。

  这三只股票的共同点就是机构资金早早开始布局。而其他跟风的个股表现就差了很多,原因很简单——机构资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这只股票干脆机构资金就没有活跃几天,股价看似横盘,实际却是一段时间下一个台阶,在牛市里彻底了。

  但你知道吗?很多看似利好的并购重组,机构资金早就提前布局,等消息公布时反而开始撤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散户追并购概念股反而被套的原因。

  2025年的并购重组市场确实精彩纷呈,但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更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量化数据就像一面照妖镜,能让我们看清市场背后的资金真相。

  记住,在这个机构主导的市场里,我们散户唯一的优势就是灵活。用对工具,找准方法,牛市里我们也能分一杯羹。

  本文所涉数据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渠道,仅供交流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指导任何操作。谨防以本人名义进行的任何收费荐股行为,均为诈骗。愿每位投资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在资本市场中行稳致远。

上一篇:【散户别当韭菜!黄金崩了不可怕可怕的是错过

下一篇:股票知识_入门基础知识_K线图基础 - 希财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