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巨头慌了散户疯抢200亿!这些股吃尽了红利
巨额资金涌入,CXO板块爆发!一场由药明康德半年报引发的医药行业地震,正席卷全球。
2025年7月10日,药明康德这家CXO龙头企业发布半年报,数据令人瞠目:营收208亿元,净利润高达86亿元,同比增长一倍!即使扣除出售资产收益,其线%的显著增长。 公告发布次日,药明康德A股涨停,凯莱英、博腾股份等紧随其后,暴涨18%,CXO板块当日资金流入超过50亿元,市场一片沸腾。
这波行业狂潮的背后,并非仅仅是药明康德的优异业绩。几乎同时,国家医保局发布重磅消息:2025年医保调整方案中,明确将“商业健康险纳入创新药目录”。 这意味着创新药将拥有两条报销通道:医保负责基本保障,商业保险补充高额费用。 “双保险”模式的落地,令药企喜笑颜开,而为其提供研发外包服务的CXO公司,则如同获得了“双倍佣金”。 受此利好消息刺激,联环药业8天内收获6个涨停板,港股创新药ETF单日涨幅超过5%,石药集团、百济神州等行业巨头单周涨幅普遍超过15%,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更达到32%,大幅超越上证指数。
然而,是什么原因驱使巨额资金疯狂涌入CXO板块?答案是——估值洼地。Wind数据显示,CXO板块当前平均市盈率仅为23.7倍,较医药生物行业整体估值低三成。与国际同行相比,差距更加悬殊:瑞士龙沙市盈率45倍,韩国三星生物50倍,而药明康德仅为16.9倍,市值甚至不到龙沙的一半。
药明康德半年报中,493亿元的庞大订单总额(同比增长47%)更印证了这一趋势。康龙化成新签项目金额增长15%,即使此前受新冠订单拖累的凯莱英,二季度也新增了20%的订单。 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实验室里通宵达旦的科研人员,是海外大型药企重启早期研发项目,也是国内生物技术公司融资到位后,加快推进研发管线的决心。
效率,是中国CXO企业傲视全球的王牌。一款ADC(抗体偶联药物)或双抗药物,从基因测序到临床申报,欧美企业平均耗时18个月,而中国CXO企业最快仅需9个月。成本优势更是惊人:生产一克蛋白药,中国成本仅为欧美国家的60%。
这并非空穴来风。ADC药物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突破100亿美元,科伦博泰将TROP2-ADC授权默沙东,首付款即高达3.5亿美元;GLP-1减肥药市场更是火热,礼来的替尔泊肽上市7个月销售额达5亿美元,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减重效果也与诺和诺德不相上下;在双抗赛道,康方生物的PD-1/VEGF双抗在肺癌III期临床试验中表现优异,股价三个月内暴涨120%。
2025年启动的第十一批药品集采,明确宣布“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为创新药提供了免死金牌。 同时,医疗机构被要求在国谈药目录公布后一个月内召开药事会,全年至少召开四次,大幅缩短新药进入医院的时间。
2025年第一季度,国产创新药License-out(对外授权)交易金额同比暴涨54%。三生制药的PD-1/VEGF双抗授权辉瑞,首付款高达60.5亿美元;科伦药业更是大手笔,将7款ADC药物打包授权默沙东,总金额达94.75亿美元。这些巨额交易背后,CXO公司全程参与研发生产,获得30%的服务费。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生物安全法案》如同悬在药明康德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该公司海外收入占比高达80%,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股价;国内商保支付细则尚未完全落地,若报销比例低于预期,创新药的放量可能受到影响;部分CXO企业扩产超过30%,一旦订单跟不上,价格战随时可能爆发。
尽管如此,资本市场对CXO板块的信心依然坚定。公募基金二季度加仓CXO龙头企业超过80亿元,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占据医药ETF前三大重仓股。 港股通创新药ETF(513120)年内份额增长200%,散户通过ETF投资CXO的迹象明显。 消费基金正大规模调仓,千亿资金从白酒撤出,涌入创新药和CXO板块。创新药ETF最近三个月吸金200亿元,药明康德单日成交额突破58亿元,是贵州茅台的两倍。
药明康德上半年出售药明合联股票,一次性获利32亿元。这家生物偶联药外包子公司2025年股价已上涨50%。一边减持子公司,一边回购自家股票,药明康德管理层用实际行动表明:CXO板块的底部已经到来。
猜你喜欢
- 05-30AICoin股票行情快报:安达维尔
- 05-31AICoin5月30日收盘两市散户减持
- 05-13AICoin5月13日午盘两市散户增持
- 06-03AICoin贾跃亭哽咽:散户救了我
- 03-27AICoin越跌越买!韩国散户蜂拥
- 05-28AICoin开创电气(301448)5月27日
- 05-22AICoin股票行情快报:铜陵有色
- 06-04AICoin贾跃亭谈散户数度哽咽:
- 06-26AICoin股市必读:达刚控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