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Coin动态

量化垃圾场甲烷排放有了精准“卫星尺”

帮助中心 2025-07-30 09:30

  科技日报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陆成宽)量化全球垃圾场甲烷排放有了更准的“卫星尺”。记者29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获悉,该院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开发了一种量化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的新方法,并精确测量了全球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杂志。

  垃圾填埋场是全球第三大人为甲烷排放源,贡献了约18%的人为甲烷排放。精准监测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对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传统地面测量和模型估算方法存在覆盖范围窄、精度低、成本高等问题。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利用空间分辨率达30米、光谱分辨率达10纳米的先进遥感卫星,结合创新算法,成功识别并精准量化了全球102个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研究表明,垃圾填埋场的管理方式显著影响其甲烷排放,露天垃圾场(无严格防护措施)的平均甲烷排放强度是科学管理垃圾场的4.8倍。

  研究还发现,当前广泛使用的全球大气研究排放数据库,严重低估了露天垃圾场的甲烷排放量。“我们的方法第一次从全球尺度,系统评估了不同填埋管理方式下的甲烷排放差异,并为修正现有数据库偏差提供了科学依据。”论文第一作者、空天院博士生童浩然介绍。

  基于这一进展,研究团队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完善垃圾填埋设施,并建议建立全球卫星监测数据共享平台,确保资源有限国家能平等获取关键排放数据,共同推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

  “卫星遥感技术能以传统方法无法企及的时空分辨率,在全球范围内统一量化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论文通讯作者、空天院研究员程天海说,“新方法不仅提升了监测精度和广度,为全球甲烷监测提供新方案,也将为制定减排政策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审稿专家高度评价了这项研究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他们认为,该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使垃圾填埋场监测能获得更清晰、更全面的数据,代表了遥感技术在固体废物领域的潜在突破。更重要的是,它有望推动监测模式从过去孤立、零散测量,向类似天气预报的大规模、连续性监测体系转变。

  人民网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李栋)近日,农业农村部会同水利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4年)》(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指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人民网北京7月30日电 (方经纶)农产品消费作为涉及千家万户的基础民生,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农业生产。如何促进农产品消费,让老乡们的腰包鼓起来? 7月29日上午,在农业农村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就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答记者问,其中提及了四个关键点。…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上一篇:a content

下一篇:SEC松绑!加密货币ETF“实物申赎”开闸 融入主流

猜你喜欢